麦积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麦积新闻  >>  正文

牢记总书记嘱托 花牛苹果产业开启富民兴陇新征程

麦积新闻网:(2025-09-10 10:52:40) 来源:新天水 作者: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踏上陇原大地,深入田园、社区,与群众亲切交流,问冷暖、聊增收,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甘肃人民的深情关怀。在天水,总书记对花牛苹果产业发展的关注,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当地果农和干部们的心,也为花牛苹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的果农武双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总书记那么关心我们果农的生活,详细询问我们苹果的收成和销售情况,还鼓励我们要把花牛苹果产业做好。这让我们觉得心里热乎乎的,也更有干劲了。”武双泉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总书记的感激和对未来的信心。

金秋时节,走进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智能滴灌系统沿着整齐排列的果树铺设,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实现精准灌溉。这一系统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确保每棵果树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滋养。果园内的智慧农业大屏上,土壤养分含量、病虫害预警等数据一目了然,果农们只需轻点鼠标,就能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花牛苹果是天水市果品产业中种植面积最大、效益最显著、受益农户最多的拳头产品。多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品牌化营销”的思路,大力发展以花牛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麦积、秦州、秦安等县区为主的渭河流域南北浅山区优质花牛苹果产业带,种植面积达86.4万亩,产量210.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03.2亿元。

70年育种路,铸就了花牛苹果的“金果”传奇。花牛苹果是以蛇果为母本培育出的品种,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70年前,花牛苹果的种植还处于自发的零星栽植阶段,品种混杂,产量和品质都不高。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天水市与全国农业领域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品种保护与培育行动,致力于打造花牛苹果全国“金名片”。

如今,花牛苹果的品种不断优化,“元帅系”等品种凭借其甜蜜多汁、肉质细密、口感松脆、香气浓郁的特点,畅销全国市场,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在花牛苹果的种植过程中,今昔技术对比明显。过去,果农们靠天吃饭,种植方式粗放,浇水、施肥、打药全凭经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于果园管理。

在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智能滴灌系统让果树能够得到精准的水分供应,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数据实时显示在智慧农业大屏上,果农们只需轻触鼠标,便能根据提示进行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以前浇水要靠人工挑水或者拉水,现在有了智能滴灌,省时省力又精准。”麦积区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正全说。

此外,无人机配药也成为果园管理的新帮手。无人机可以快速、均匀地将农药喷洒在果园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接触农药的风险。“现在用无人机配药,一天能完成几百亩果园的喷洒任务,比人工快多了。”武正全介绍。

在果实储存和运输方面,冷链物流的发展也为花牛苹果的保鲜和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过去,没有完善的冷链设施,苹果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损失较大。如今,麦积区建成了多个冷链集配中心,能够对苹果进行低温储存和运输,延长了苹果的保鲜期,让花牛苹果能够新鲜地到达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万亩果园沿着科技赋能的主线稳步转型,花牛苹果这个承载着总书记殷切嘱托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高光时刻。”武正全说。智慧果园管理培训,让新农人“一看就会”;企业对接深加工,将果汁拓展到果脆片等多元产品;最终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让品牌溢价转化为果农实实在在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贡献苹果产业的力量。

在花牛苹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品种保护和电商助农成为筑牢“品牌护城河”的关键。在电商助农方面,天水市构建线上线下多元营销体系,打造全方位营销矩阵。线上加强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线下积极对接北京新发地、广州江南等大型市场,深度开展品牌推广和节会营销。

专家表示,品种保护是花牛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电商助农则是提升花牛苹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品种保护和电商助农,才能让花牛苹果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花牛苹果为切入点,天水的特色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除了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秦州樱桃、清水核桃、甘谷辣椒、武山韭菜等农产品在全国也具有较高知名度。如今,天水市正在扩量、提质、延链、增效上提档升级,让花牛苹果这颗“致富果”结出累累硕果。

总书记的嘱托,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花牛苹果产业发展的道路。在新的征程上,天水市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继续砥砺前行,推动花牛苹果产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富民兴陇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天水记者 柴琪 张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