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发展】麦积区:盛夏丰收景 桃香满后川
麦积新闻网:(2025-07-23 11:43:33) 来源:麦积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任泽瑄 宋倩倩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任泽瑄 宋倩倩)盛夏时节,麦积区中滩镇后川村的甘肃七彩盛元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鲜桃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人的丰收景象。连片的桃树枝繁叶茂,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鲜桃,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过去,后川村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基地负责人师元成介绍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1年,经过多方考察,基地决定引进省农科院选育的“陇蜜9号”桃树新品种。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107亩,整合东西部扶贫协作科技专项等资金50万元,采取“支部引领、企业运营、农户参与”的“支部+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成功建起了这座充满希望的桃园。
在这一创新合作模式下,各方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发挥统筹协调的核心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企业专注于日常精细化管理,提供先进技术支撑,并积极开拓广阔的市场销路;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方式深度参与产业发展,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实现了支部、企业、农户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目前果树正值初果期,预计2028年进入盛果期,届时年产值有望突破50万元。“村民不仅能拿到每亩1000元的稳定土地流转费,务工每天还有100元收入,去年基地就带动了30多户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增收。小桃子,正逐渐成为乡亲们致富的‘金果果’。”师元成笑着说。
“‘陇蜜9号’是我们团队选育的优质中熟品种。”基地技术员成玉生说,“陇蜜系列桃子以果型大、含糖量高、色泽艳、耐储运著称,市场售价比普通品种高出三四元每斤。我们采用V型树修剪技术,南低北高,透光性好,实现了果品的密植高效栽培。”
据了解,该基地还与省农科院、麦积区科技局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专家团队每季都会开展技术培训,为基地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村里还成功培养了1名本土技术骨干,实现了‘造血式’的技术本土化,为桃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正在园中熟练摘桃的村民裴爱红高兴地对记者说:“我把2亩地流转给基地,从基地建起就一直在这里务工。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钱,又方便照顾老人孩子,两全其美!”在后川村,像裴爱红这样受益于基地的村民不在少数。基地常年稳定吸纳15余人就业,农忙时节用工量可达30人左右。家门口的产业,托起了村民稳稳的幸福生活。
鲜桃基地的成功实践,进一步激发了中滩镇乡村振兴的动能。如今,“陇蜜9号”已成为中滩镇特色农业的一张闪亮“金名片”,不仅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更成为带动区域振兴的强劲“甜蜜引擎”。随着产业链条的持续完善,这片生机盎然的桃园,正书写着“小桃子成就大产业”的生动故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编辑 曹宁】